峰飞来峰山脚通往山里的历山村和福山村,而以山前村村支书唐大元为首的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强烈要求公路从钟灵山北麓的山前村接上山。
在朱广平的主持下,山前村、山后村以及山里的福山村和历山村四个村的村干部开了一次大会,一起确定修路的最终方案,然后,在会上,为了各自实际利益,四个村的干部吵成了一团,互不相让,最终也没有达成协议。
散会之时,朱广平把秦天河单独留了下来,让他和驻村干部一起,耐心细致地做四个村村干部的思想工作。
秦天河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人的印象都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忠厚老实勤劳朴实,可是在农村工作这一段时间,他才领教到,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都是骗人的,自己已经被影视作品整整骗了二十多年。
事实上,农村人和城市人没有什么区别,有忠厚的也是狡猾的,有品德高尚的也是人品败坏的,有勤劳的也有许多懒人,一句话,凡是人间种种的优良品德和恶迹,都能在农村中找到范本。
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生产单位,每个家庭都要为生计负责,再加上纯农村家庭收入普遍不高,正因为此,农村家庭更注重实际利益,路从哪一边修,绝对是一个涉及以后生产、生活的大问题。
秦天河和驻村干部跑完山后村跑山前村,跑完两个村子,一点效果都没有,两个村的村干部互不相让,全都坚持公路从自己村旁接上山。
这让秦天河再次感到基层工作的棘手膝和村民的劣根性,也很有些挫折感。
转眼间到了周末。
周五,在去乡政府的路上,秦天河接到了周雨薇的电话。
周雨薇在电话告诉秦天河,周六下午,她来方山出差,顺道到二道岭看望秦天河。
得知周雨薇要来,秦天河激动不已,当天就把宿舍彻底打扫了一边,而且第二天一早就来到集市上买了好多周雨薇喜欢吃的东西。
买完东西,吃了早点之后,他来到历山村,找到了历山村村支书李文亮。
历山村和山后村一样,坐落与山中,不过,历山村附件多悬崖,地形险要,无法修路上山,所以,对于山后村和山前村之争,李文亮就持两可态度,是秦天河重点争取的对象,他的策略是建立统一战线,拉拢一部分人,孤立小部分人。
找到李文亮时,李文亮正在渔塘边忙活,秦天河就在池塘边,有一句无一句地和他聊天。
秦天河诱导李文亮道:“俗话说,无路不富,山里发展太慢了,就和八十年代初没有什么区别,我看症结就在这公路上。
”
李文亮站在鱼塘边,随手扯了一把草,丢在水中,道:“是啊,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就是因为没有路,山里的东西都运不出去,全都变成了废物,如果公路修通就好了,公里修通了,这里的东西就可以运出去,我们就会跟着一起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