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

首页
     见他终于下定决心,小姑娘兴奋得不行。

    她这一年也没闲着,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当地开了一间工坊,一半教学一半搞创作。

    徐运墨看过之后,说不错是不错,但搞艺术需要不断向外界汲取灵感,她还年轻,应该多出去看看。

     出门游历要有资金支持,小邢把TT项目赚来的钱全部投到工坊上,囊中羞涩。

    徐运墨体会到,说既然我代理了你的作品,自然会帮你想办法,于是替她咨询了几个年轻艺术家的海外扶持计划。

     此事没多久传到徐藏锋那里。

     他哥打来一通电话,大意:我听人(姓周的)讲,你最近签了一个器物作家,怎么,打算走经纪人路线?现在市场不好做的,尤其做新人的代理。

     徐运墨:有话说话。

     徐藏锋也不再打太极:我们学院今年办了一个艺术管理的短期课程,是芝艺和当地艺术基金会合作的试验性项目。

    我瞄过了,客座讲师都是行业里的大人物,还有不少和艺评人以及收藏家交流的研讨会。

    除了理论上的东西,实践内容也很丰富,时间也正好,能赶上芝加哥年底的国际艺博会,如果你有心让你带的艺术家出海,这是个好机会。

     对方随即发来详细资料,课程时长半年,九月份开始。

    徐运墨看过,没立刻给答复。

     徐藏锋:你有兴趣的话,我帮你写推荐信。

     徐运墨打去两个字:再说。

     不拒绝,说明在认真思考,徐藏锋没再多讲,只表示最后的申请时间是六月。

     返沪那天,夏天梁开车来接徐运墨。

    见到人时,脸上带点心事。

     怎么了?徐运墨问。

    这次短途出差虽然才几天时间,但碍于之前的教训,他为了避免夏天梁多想,每晚必煲电话粥,打到夏天梁先发困,说不讲了想睡觉,自己才挂断。

     夏天梁呼口气,说最近辛爱路因为拆迁的传闻搞得居民人心不齐,原本见面问好,现在两看生厌。

    尤其前两天,不知道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说是某某里弄与辛爱路情况相似,补偿方案居然谈到二十万一平米的天价。

     一众拆迁党激动不已,又生怕真的拆到辛爱路,像王伯伯这样忠实的守旧派可能会做钉子户,因此努力给他洗脑子。

     王伯伯自然不会听,搞得争吵不断,两方人马在天天也不能和解,吃饭连拼桌都不肯了。

     饭桌上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真棘手,辛爱路氛围又跌两分。

     一路开回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