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2章

首页
    。

    ”哑叔继续写到,“会再安排人照看他们。

    ” 李谨言点点头,没有再提出疑问。

     十月二十八日,北六省商团代表启程前往苏俄。

    在此之前,苏俄驻华外交代表霍克斯亲自前来关北,向楼少帅和李谨言转达了苏俄对商团的重视,以及对援助物资的感谢。

     因苏俄有欠账不还和没收私人财产的前科,英法等国对到苏俄办厂都存有疑虑,更不用说在革命中遭受到最大冲击的沙俄贵族和资本家。

    相比起苏俄,他们更乐于到白俄投资办厂。

    喀山的自由贸易点也是不错的选择。

     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人倒是对苏俄的市场很感兴趣,可意识形态的不同,加上其他顾虑,还是拖延了牛仔们的脚步。

    历史上,美国人哈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因此收获颇丰。

    此后,他还成功劝说反共的老福特在苏俄开厂,有了不错的开端,越来也多的国外资本涌入苏俄,为苏俄后期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打破任何壁垒。

     李谨言要做的,和美国人哈默没什么不同。

    行动的步伐却比哈默早了一年。

     时间就是金钱,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

     俄国内战停止,自然灾害和疾病却无法避免,城市和乡村,每天都有人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

    这场灾难曾经造成几百万人的死亡,导致了民间叛乱,曾坚决支持十月革命的喀琅施塔得水兵也卷入其中。

     如今,灾荒已经发生,矛盾却还没有重度激化,苏维埃领导层比历史上更早提出新经济计划,李谨言的商业触角先美国一步探入了苏俄版图。

     “小麦,罐头,布匹,鞋子。

    ” 华夏商团带去的不只有办厂计划,还有大量的援助物资,当火车抵达的那一刻,莫斯科火车站外已经挤满了人群。

     听到汽笛声传来,人群传出一阵骚动,秩序变得更加混乱,车站前的士兵几乎控制不住激动的人群。

    当得知华夏开来的火车上装有大量的面粉和罐头时,饥饿的莫斯科人,很难再保持冷静。

     直到两个大胡子军官带领“援军“赶到,混乱的场面才被控制下来。

     喀山和布琼尼,两位苏俄英雄一起出现,骚动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

     喀山下马,在几名士兵的护卫下走进车站,经过十几分钟,华夏商团成员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