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4章

首页
    ,蜕变为古铜色肤色的中年汉子,魅力不减反增。

     他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雄县的风光和河北的风土人情,手里的钓竿握的却纹丝不动,时不时提起来,收几尾小鱼。

     反倒是杨霖的鱼筒内空空如也,一条也没有钓上来。

     杨霖听了半天,伸手拿开帽子,阳光有些刺眼,眯着眼问道:“尽快筑城,朕先把几个重要的衙门搬过去,然后慢慢迁都。

    ” 殷慕鸿低着头,眼珠溜溜转了两圈,抬眼问道:“什么衙门先去为好?” 杨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然是文教司,然后将京营新军搬过去,他们的家眷自然也就跟去了,如此一来汴梁十几万人,就先搬去了新都。

    河北土地,何其多也,安置这些人绰绰有余。

    ” 河北这些年,被大宋君臣给祸害的,生生从一个中原要地,人烟稠密的重镇,变为地广人稀的边陲荒凉地带。

     北地汉人无不离心离德,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迁都过去,有助于重拾北地民心。

     而南方,汉家政权的稳固程度,几乎是无可撼动。

     成熟的官员体制,已经把包括黔中在内的所有南方全部覆盖,方七佛大杀四方,将土司们杀得十不存一。

     而且南方自从古至今,都没有被异族占据统治过,所以没有说是和汉家离心离德的趋势。

     杨霖叹了口气,道:“筑城的速度,还是要加快一些,幸亏工程兵如今都在北方。

    就从沈阳调回些人来,沈阳长春的开发,就交给迁徙的百姓去做。

    ” 这些人建设起即将成为自己家园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大的热情,几乎是全都充满了干劲。

     既然敢于背井离乡,肯定不是怕吃苦的人,垦荒之后,辽东大片的土地,将会成为大夏的北部屏藩。

     幽燕云内这些旧日边关,反倒成了内地,如此一来将会迎来国力的大幅增长。

     这不是一点点的积累增加,而是瞬间多出大半个版图的疆域来。

     杨霖说道这里,脸上露出一丝轻笑:“农者,立国之本,耕田种桑是农,畜牧牛羊同样是农。

    草原辽阔,可以养马,喂羊;辽东土地肥沃,可以种粮,再生聚几年,朕的大夏王朝,该是何等气象?” 这个时候把文教司,搬到北边,殷慕鸿好像突然明白了杨霖的意思。

     就是要将北地的风气,带的和南方一样,使之成为从内到外都是大夏子民的百姓。

     “再过几天,朕亲自去一趟河北,组织人手筑城。

    ” 杨霖对这个还是很有信心的,他在筑城方面的才华,远甚于指挥打仗。

     殷慕鸿点头道:“官家英明,正该如此,微臣这就安排下去,准备迎驾。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