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7章

首页
    杨霖也不想格外出佻,拧了拧手腕,出来之后发现前来宣读诏书的,是内侍省的杨戬。

     这哥俩是老搭档了,一个眼神便默契十足,杨戬挤了几滴眼泪,配合杨霖演了起来。

     “官家这是何意,岂不是折煞本王,本王不能当这个皇帝啊。

    ” 杨戬抹泪道:“燕王殿下不受诏,岂不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 杨霖坚决不接受,并且对着皇城方向,遥拜了三下。

     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涕零,一副杨霖不出山当皇帝,天就要崩塌了的样子。

     杨戬毕竟年纪大了,跟着大家劝了一会,身子就支撑不住,马上又小内侍给他搬来个凳子。

     在树荫下喝了半壶茶,便起身告辞,回到宫中。

     马上中书门下,起草了第二封奏章,两天之后再次到昭德坊。

     杨霖又坚辞不受,文教司在邸报大肆报道,接连七天都是这方面的文章。

     要么便是歌颂燕王殿下的丰功伟绩,要么便是他的高尚品德。

     一时间民间也有了一种参与这个大事的兴奋,很多地方自发组织人,去东京汴梁城劝进。

     学校的士子们,也开始劝进,最可怕的是京营新军,也选出十几个人来,参与其中。

     这一场荒唐的禅位,持续了一整个冬天,直到第三次禅位诏书下发,已经是岁末,临近新年。

     三次推辞之后,杨霖顺势接受了禅位,在皇城内登基称帝。

     赵宋王朝,在宣和五年岁末,画上了句号。

     朝中大小事宜,一切按原来运行,特许官员可以请辞。

     吏部统计,总共有一百三十余多地方官辞官回乡,汴京无人请辞。

     对于天下军民臣子来说,不过是隐皇帝,走到了明处。

     --- 昭德坊前,杨霖身穿早就做好的龙袍,着天子冠带,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登坛受禅,接诏、策,和玉玺。

     身边亲卫,依旧是赤袍锦衣,万岁应旧日装束。

    杨霖得朝,曾号称赤阳,乃是火德之最。

    所以冠冕龙袍,旄旌节旗,全都是赤红色。

     朝中公卿、列侯、诸将万余人陪同,燎祭天地、五岳、四渎,议改正朔。

     杨霖定国号为夏,年号为重明,取自易经“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尊杨通为太上皇,郑云瑶为皇后。

     紧接着,就是对禅位的赵偲的优待,册封其为祁王,上书不称臣,入宫可骑马,一应俸禄用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