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我上大学唯一的拦路虎……”
爱立看完,心里也有些着急,晚上孩子睡后,和铎匀聊起这事来,“大家的通知都下来了,就大嫂还没有动静。
”
樊铎匀正在换灯泡,扭下了旧的,接过爱立递上来的新的,才道:“让大哥和嫂子去市里招生办问问,再等下去,招生工作都结束了。
”
爱立想想也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还是得及早找出问题,才能对症下药。
第二天一早,爱立就给大嫂拍了一份电报,让她及早去市里招生办问问看。
几天后,爱立就收到了从汉城来的电报,市里说高考录取已经结束了,市里已经将她们的档案打回到县里去。
她哥托人去县里招生办问,才知道是被市里拿话搪塞了下。
宋岩菲这回不是档案的问题,而是填报志愿的问题。
虽然是三个志愿,但是当第一志愿滑落,第二志愿可能不会递补,这就造成她没被后面的两所学校录取。
县里答应说,要是有补救的办法,会及时通知他们。
两天以后,就打电话到了沈俊平的单位,说汉城师范还没有招满,问宋岩菲去不去,去的话,就给她报名。
几乎是没有犹豫的,宋岩菲报了名。
爱立把消息告诉了妈妈,沈玉兰忍不住叹道:“这还好去问了,不然怎么落榜的都不知道。
”
爱立顺道问妈妈,最近是否还想着回汉城去?
沈玉兰叹道:“去待几天就回来,你二哥和二嫂找我聊了下,说最近单位比较忙,家里的事情可能兼顾不到,让我多帮忙一些。
别的倒还好,就是小吉这个孩子,性格比较敏感,刚到这边来住,还有些怕生,我也怕不多盯着,让他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去。
”
爱立忍着笑意,点头道:“那妈妈你去去就回。
”
“好!”
五月初,爱立和贺哲明一起,把沈玉兰送上了回汉城的火车。
回来的路上,贺哲明和爱立道:“爱立,我有时候觉得很奇妙,像我们本该就是兄妹一样,都怪我爸爸早些年不争气,没有把兰姨留住。
”
爱立笑道:“二哥,这说明我们有做一家人的缘分。
”其实有时候,她觉得和二哥之间,比和大哥还亲近一点,许多话彼此说起来,不会觉得有担忧和隔阂。
随口问他道:“你最近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吗?”
“还行,就是最近拨乱反正的事迹比较多,我们组了好几个专号,这还没说完呢!”想了想,和爱立道:“关于谢镜清的那个采访,我们已经搞完了,近期会刊发出来。
这个稿子是我写的,我觉得他下放那几年,还挺不容易,如果不是现在的妻子在一边帮衬,怕是没命回来。
”
爱立淡淡地道:“这样的事情挺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