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护士作案,三个护士都没有作案动机,何况,护士们换完药,会习惯性地将药剂瓶丢在护士站旁边专门收集医疗垃圾的垃圾桶里,那垃圾桶每天都会清理,不用担心被人发现证据,他跟刘照青翻了垃圾桶,没找到任何线索。
他之所以逐个分析、逐个排除,只是为了让同学们能认可他的推论。
要不然,最后答案算错了,同学们还会怪罪他没有分析到位,班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越星文看向刘照青:“师兄觉得,三个值班医生当中,有没有可疑的人?”
刘照青低头看了眼值班表上的名字,将他们的资料从电脑中翻出来:“主管医生萧文精明能干,心血管专科博士毕业,年纪轻轻升了主治,前途一片光明。
他花十多年的时间读书、写论文、培训,好不容易当上主治,跑来病区杀人?不至于这么疯狂吧,除非他心理变态。
”
越星文点头:“嗯,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者心理变态,才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
刘照青摸着下巴继续分析另外两个值班医生:“马平医生30岁,住院医,履历表显示他是从其他医院调过来的,在这里工作才一年,对病区的病人下手总觉得说不通;还有一个孙亮是实习医生,25岁,刚刚研究生毕业,好像都没什么动机?”
越星文思考了片刻,最终得出结论:“三个护士大概率可以排除,昨晚留在病区的三位值班医生先待定。
嫌疑更大的,还是我刚才根据路径分析出来的那两个病房的病人。
”
杀人总要有个动机,总不能心情不好随机滥杀。
何况,昨晚的凶手准备得相当充分,明显不是冲动型作案,而是蓄谋已久,凶手还很了解心血管专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越星文将两个病房的病人资料挑出来递给同学们:“6个嫌疑人,18床老太太刚做完手术,目前戴着氧气面罩,昏迷不醒,自身行动困难,第一个排除。
”
邹宇航补充道:“22、23床的两个老爷爷住我们隔壁,都是70岁以上,一个是装修公司水泥工,一个是木工,两人明显认识,互相老张、老李地叫着,还在走廊里聊自家孙子的考试成绩,他们看上去老实忠厚,应该不懂这些医学知识?我觉得他俩嫌疑也不大。
”
6个人排除3个,范围再次缩小。
越星文将剩下三人的资料打开:“19床,医学院退休教授;20床,在医院从事药学相关工作;21床曾经当过医药代表。
这三人都受过医学相关教育,应该知道怎么让心梗患者猝死,年龄都在50岁~60岁之间,病情也不算严重,都有作案条件。
接下来就是找到作案动机。
”
越星文想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凶手对心脏病患者如此仇视?
就在这时,病房门忽然被推开。
众人齐刷刷地回头,只见穿着白大衣的主治医生萧文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看见病房里聚集了这么多病人,他不悦地挑了挑眉,冷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