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且等等,朕找个机会把姚震虎的官职往上提提。
”
臣子们自己想升官得凭政绩讨好他,他做皇帝的非要给一个臣子升官还不容易?
永昌帝语气轻松地许诺儿子道。
这事对姚家有利,赵璲纵使心急想尽快给姚姑娘明确的赐婚旨意也只能配合父皇。
没等永昌帝琢磨出提拔姚震虎的机会,才过两日,北边突然传来战报,乌国率领三十万铁骑大举南下,北边告急!
永昌帝心一沉,速召文武大臣议事,因为此战乃是十几年来与乌国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事,稳妥起见京城需发兵十万增援北边。
以镇国公李虔为首的四大京营都指挥使全都出列,请求带兵出征。
惠王赵璲走到四将之前,迎着龙椅上永昌帝看过来的视线道:“父皇,儿臣愿带兵增援北边,且只有儿臣去了,才能振奋边军将士拒敌的军心。
”
乌国发兵越多,边军越容易心生畏惧,这时坐守京城的帝王派出皇子赶赴前线,便说明帝王对此战有信心,否则他绝不敢送皇子去冒险,同时也是告诉几十万边军,大敌来袭,皇家子嗣愿与将士们同生共死、并肩奋战,帝王不会罔顾任何一个士兵的性命。
道理是如此,可人心都是偏的,永昌帝舍不得让自己最器重的老二去冒险。
然而寡言少语的惠王每次请战时都会变得能说会道,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永昌帝若不答应,便是承认他就是把皇子的命看得比百姓之子要重。
惠王必须去了,四大京营各五万多将士,永昌帝点了兵力最强的东营、南营随惠王出征。
赵璲在朝会上劝阻一次不成,散朝后他追到御书房,恳求父皇让他率领西营、北营的将士增援北边,理由是万一乌国铁骑突破北边防线,有东营、南营的十万兵力戍卫京师更为稳妥。
永昌帝:“朕会留下李虔,有他在,你便无需担忧朕与京城的安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