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众人猜测安王与恭王将要鹿死谁手之时,恭王忽然卸甲于城门,主动拥护萧衍为帝。
自此,大胤在建德三十六年的妖道之乱彻底平息。
萧衍来接戚甄时,萧烈刚过完周岁宴。
175BoOK.com
戚甄在农庄里也没闲着,招呼着桂嬷嬷与几名婢女,给萧烈弄了场抓周宴。
她笑着同萧衍道:“灼灼抓了一块墨锭和一把短匕。
”
萧衍抱过萧烈,看了眼养得肥肥壮壮的儿子,难得夸奖道:“我们灼灼比父亲强。
”
的确是比他强。
他幼时太过孱弱,周岁宴上什么都没抓着,看得建德帝索然无味,拂袖离去。
给他起名为衍,也只期望他能给萧皇室多繁衍几个后代而已。
与萧衍一同来接戚甄的还有戚衡,这位刚为新帝立下汗马功劳的戚将军,望着前头那气质始终温和的男人,不由得面露复杂之色。
谁能想到,宫里的大监、恭王还有老尚书几位文臣竟都是他的人,甚至连江浙的豪富都投靠了他。
若去岁他没有答应与他合作,戚家怕是……
戚衡心中一阵后怕。
他原以为以戚家旧部的兵力,萧衍便是登基了,也不过是个提线傀儡,日后他完全可以架空他的权力。
现如今,陪着萧衍征战了数月的戚衡再不敢有此荒谬的念头。
至少在萧烈长大之前,他不能轻举妄动。
建德三十六年秋,萧衍登基为帝。
来年春,萧衍改年号为嘉佑,立戚甄为皇后。
这一年的大胤,内有天灾人祸、外有强敌环伺,百姓们都在担心这位文弱的声名不显的新帝会护不住大胤。
可戚甄却相信萧衍会带着大胤走出困境的,他将太原府治理得那样好,定也能带来一个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的大胤。
萧衍几乎日日都在乾清宫召见朝臣,但夜里不管忙到多晚,都会来坤宁宫。
戚甄时常在睡得迷迷糊糊之时,被他揽入怀里。
成为皇帝的萧衍,清心寡欲了许多。
戚甄也不知是因着政务太过繁忙了,还是因着他对那事已经没了兴致,二人自从入主皇宫后,虽日日都同床共榻,但却鲜少行那事。
桂嬷嬷还悄悄问戚甄,皇上会不会选秀女。
历来皇帝登基的第二年都会开宫选秀女,广纳妃嫔好繁衍后代。
戚甄也知这惯例,而这事本就是她这个正宫皇后操持的。
只萧衍不提,她便也装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