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1章

首页
    万幸的是,秦立怎么查都查不出来这事和青国有关,倒是查到了熙国身上。

     秦立怀疑是熙国皇室的人设计了这一切,原本是想借异母兄弟的手弄死熙帝,趁乱登上皇位,却不想给新帝做了嫁衣。

    这人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利用异母兄弟混淆视线,为的就是在熙鸣两国对战的时候,浑水摸鱼,一举将新帝拉下皇位,取而代之。

    别忘了新帝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他的兄弟们是怎样的不甘,被迫封王赶出皇城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的愤怒,真要销声匿迹了,才是奇了怪了。

     皇权的诱惑,谁能轻易放下?是新帝的另一个异母弟弟算计了这一切,这么解释的话,也说得通。

    但现在要的是证据,秦立上了一次当,不会再上一次当,给这次的人下了死令,若再失败,则五马分尸。

    鸣国私下的动静瞒过了熙国,因为熙国现在上下一心,就是要为先皇讨回公道,让鸣国贼子偿还欠下的血债。

     熙鸣两国死磕之际,一直左右周旋的凤国却再生变故,闹得肃元帝没精力去管两国的事了。

    因为一直昏迷不醒的太子死了,毫无预兆的死了,秦婉芷当下晕了过去,若不是国师救治及时,怕是能随太子一同去了。

    肃元帝一夜白头,苍老了不止十岁,他最爱的儿子,最看重的储君,就这么死了,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帝后哀痛不已,凤国上下也是一片灰败,因为太子在民间还是很有声望的,跟行事荒诞的肃元帝比起来,太子的为人处事更满足人们对仁君的幻想。

    但太子却死了,正值盛年,一切才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这么毫无预兆的结束了。

    是谁,到底是谁害了他们的太子,他们的储君,他们未来的帝王?不管是谁,一定要将他抓出来碎尸万段拨皮抽骨,让他受尽最严厉的酷刑,以偿还他犯下的罪孽。

     丧子之痛,难以言说,但再痛,肃元帝也不得不压在心底,主持大局。

    太子的葬礼要操办,幕后的真凶要查找,太子府上下也需要打点,还有为子哀恸的发妻需要安慰,肃元帝难得生出了一丝倦怠感,很想抛下一切,带着老妻归隐山田。

     但这个想法也就是一瞬而过,他很快又变成了凤国的帝王,荒诞不经的肃元帝。

    连下数道旨意掌控住大局后,肃元帝没等朝臣民众喘息下就颁布了一道旨意,册封太子的嫡长子为皇太孙,待肃元帝百年之后继承大统,担起皇权交替的重任。

     这下,太子的兄弟们不冷静了,输给太子,他们身份地位难以匹及,才华能力技不如人,自然无话可说,但输给太子的儿子,他们的侄子,这就难以接受了。

     在他们眼里,太子的嫡长子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何德何能担起皇权交替的重任?可再不甘心,在肃元帝的压制下,他们也不敢做什么,老头向来心思难定,这会正处太子骤然离世的悲痛中,说不得受了刺激会做出什么事来。

     反正皇太孙是要等肃元帝百年之后继承皇位,不是肃元帝禅位给他,中间起码还有二十年光景,会发生什么事还真是不好说。

    他们急什么呢,蹦跶得太急就会成了众人的问路石,这么愚蠢的事,他们可做不出来,只管耐着性子看好了。

     有心机深一些的人,在这个时候做足了姿态,亲自为太子守灵,还对皇太孙嘘寒问暖,得了不少赞誉。

    但皇太孙却未有半分动容,不过是配合着做戏罢了。

     现在,母妃和几个弟弟都只能依靠他了,皇太孙自不能像以前那般任性,不过是做戏而已,他见过的做过的还少吗?要扮演叔伯子侄情深,他奉陪,但设计良缘与他,试图插手他正妻位置,就不能容忍了。

    皇太孙没有怜香惜玉的意思,派人将意图爬上他床用名节逼迫他的女子扔出了太子府,更让人当众宣布了此女的罪名。

    而后,皇太孙也做了明确声明,誓与这些在孝期算计他的人家不死不休。

     肃元帝很清楚这些人的目的,也理解皇太孙愤怒不已的心情,当即下了旨意,夺了参与了这件事的官员的职,永不录用,全家都赶出皇城去贫瘠之地开荒去。

     许是被这事刺激了,一直沉浸在丧夫之痛的皇太孙之母清醒了过来,和皇太孙交心畅谈了半个时辰后,挺着孕肚去求了肃元帝,求他将礼部尚书的嫡**赐婚给皇太孙。

    肃元帝权衡利弊之下,同意了皇太孙之母的请求,先行赐婚,待皇太孙守孝结束就择一良辰吉日完婚,为皇室开枝散叶,早日诞下太子的嫡孙。

     赐婚圣旨一下,有小心思的人都消停了些,短时间内是不能有动作了。

     礼部尚书的嫡**幼时和皇太孙一起玩闹过,以为他求娶自己,是因为心中早有爱慕之情,一直不肯娶亲也是为了等她长大,心中自是欢喜非常,一心等着嫁给皇太孙,做个好妻子。

    但皇太孙娶她却不过是她是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