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德。
”
“在哪里出家?”康熙又问。
张明德知道审讯他的人是皇帝,自然不敢欺君:“小道是居士。
”
所谓居士,就是没有出家的意思。
康熙懂了,对方自称居士,多半只是江湖上骗钱的术士。
问完这两个问题,他便没了兴致,把接下来审讯的工作交给了慎刑司主事。
回到南书房,康熙问四爷:“老四,你是怎么抓到这个江湖术士的?”
他把任务交给暗卫,只有他自己和暗卫头子两个人知道,老四如何得知。
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康熙心中难安。
四爷谨慎回答:“臣盯张明德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比毓庆宫发现巫蛊邪术更早。
”
康熙诧异,示意四爷说下去,听他道:“太子忽然性情大变,臣十分忧心,夜间与臣的福晋说起此事,是她提醒了臣。
她说在雾隐山田庄居住时,偶尔听人说起过魇镇之法,可令人言行失据,状似疯癫。
臣问她是否见过施法之人,她说没见过,但听说过那个人的名字。
他叫张明德,是个道士。
”
道士常有,而会魇镇邪术的道士不常有。
四爷低眉垂眼,娓娓道来:“太子从前何等英明睿智,即便七情内伤,也不至如此。
臣实在找不出缘由,便将福晋的话听进心里。
也是余国柱其人素日爱说些怪力乱神之言,臣留意到他府上养了一个云游的道士,正好叫张明德。
”
之后四爷便派人盯着这个叫张明德的道士。
直到毓庆宫闹出巫蛊案,这个道士遁逃,四爷命人追捕。
盯梢和抓捕的过程四爷三言两语带过,只说结论:“这个道人滑不留手,抓他很费了些功夫,昨日才将人拿住。
”
真有如此凑巧的事?康熙不信,问过监视老四的暗卫,才放下心来。
难为老四对太子的事如此上心,凡事宁可信其有,终于揭开了毓庆宫巫蛊案的谜底。
这个叫张明德的江湖术士很早便与酷爱怪力乱神的武英殿大学士余国柱臭味相投,且交情莫逆。
余国柱当官之前遇到的一些所谓神迹,有些是余国柱自己杜撰的,有些是张明德人为制造的。
当然象鸣那一次,在先帝跟前拍马屁不算。
因为那是纯马屁,足以彰显余国柱记性好,不算神迹。
与余国柱结交之后,张明德了解到一些朝局,以为有机可乘。
余国柱听说大喜,便将张明德引荐给了大阿哥。
张明德给大阿哥一番相面,说大阿哥的面相贵不可言,今后必能成事。
大阿哥心里美滋滋,却张嘴训斥:“太子好端端在毓庆宫里住着,我兄弟齐心,岂容你在这里挑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