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迁到南边来,准备当成可靠的兵源使用,自然渤海人的聚集区就与汉人的混杂在一起了。
失了地,只能给人家当佃户的汉人是不敢对女真主君表露出不恭敬的。
但与他们一样下地干活的渤海人,就变得显眼起来。
渤海人初来乍到,生病去哪里求医?生老病死又该去哪里借钱?农具向谁借,问谁打?奚族和汉人都很擅长制作工具,可人家为自己乡亲打农具是一个价,给他们是另一个价。
渤海人也可以去找生女真,但大金的太祖皇帝说“两家是兄弟,一家亲”,底下的生女真人并不认呀!
放在后世,一个公寓楼的邻居还会楼上楼下吵嘴打架恨人有笑人无的,怎么千年前两个民族的人就能因为完颜阿骨打一句话,立刻就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兄弟呢?
有谋到战功的人,日子过得相对好些,扎根就快些。
更多的是庸碌的士兵,以及普通的渤海民,他们被迁过来就只能艰难度日。
小道士听完诉苦,便伸手去拍一拍那个大汉的肩膀。
“我们信奉三清的人是不管什么生熟女真,汉人契丹的,”他说,“你来这里,就是我们修道的一部分,以后有了难事,你还来就是。
”
“真的?”那渤海民听了就很感动,又问,“那符水,我家妇人喝了,很妥帖,能不能求道长”
小道士说:“自然,我再为你写一副来,你要记得,那符水能管用,都是因为你的心诚。
”
“我的心诚?”渤海民重复了一遍。
“对,”小道士加重语气道,“只要你心诚,你求的符水就灵验,你须得将三清,将我们道观记在心里,日后也不能忘记。
”
依旧是很小的一件事。
完颜宗弼略有一点察觉,但他没放在心上。
大金铁骑,天下无双,只要他能够南下,能够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战利品,不管是渤海民的困境,还是女真人的抱怨,都会消失的。
这话的确是很有道理,但当他进一步准备执行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些小事堆积起来,就变了。
作者有话说:
第495章第九十四章[VIP]
在燕山府,官府的诉讼并不偏向女真人,这就令一些穷苦的女真人很有意见。
但他们的意见毕竟是无足轻重的。
那个被杀了县令的县府,过了几日又有新的县令上任了。
似乎一切都没改变。
但当诉讼的另一方是女真宗室时,这事儿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