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
“不是。
晚上做的多,还剩一盆,我们一人一碗。
”
杨妈好笑:“傻小子,谁家做饭能多做一盆?特意给你们留的。
”
杨一名猛然转向他妈。
他妈点头:“肯定的。
这事你别管,我回头买一包小米给你苏阿姨送去。
你苏阿姨上学,张队长半工半读,不比以前,他俩的定量只能裹住他们一家三口。
”
“那,苏阿姨她,她傻啊,还是太好了啊?”
杨妈:“粮食不够吃买着吃,就是太贵。
”
杨一名想起有几次他问苏团团早上吃的什么,苏团团不是说包子焦圈就是说油条:“那我们每人每月给苏阿姨几斤米合适?”
“我想想。
”以前杨妈妈不喜欢那三个学渣,担心杨一名跟他们学坏了。
这两年那三个小子经常来找杨一名,穿的衣服要么脏兮兮的要么打补丁,但人很有礼貌,虽然给她打招呼的时候畏畏缩缩。
也没听附近大爷大妈说那几个偷鸡摸狗溜门撬锁。
杨妈妈对他们改观后又听说那几个小子有的父母是普通工人,有的是单职工家庭,家里孩子多,要不是跟着苏笑笑卖对联和冰棒赚了钱,父母不会让他们上高中。
杨妈妈:“别让他仨买。
你也别跟他们说这事,就当不知道。
”
“咋了?”
杨妈妈:“我买米送过去,他们要是知道了找父母要米,他们的父母不给,以后还好意思跟你和团团一起晚自习吗?”
“那怎么办?”
以前杨妈妈认为人一多就没心思写作业。
这两年算看出来,杨一名的性子不适合一个人复习。
跟人玩半小时学半小时,都比他一个人窝在屋里三个小时效率高。
“我多买点。
就当你给团团的补课费。
”
杨一名想说,我给过了。
忽然想起以前苏团团说他要考上大学,他爷会给他一千块。
他说真有那么多就给团团四百。
现在看来就是空头支票啊。
杨一名问:“苏阿姨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