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亲的骄傲,父亲当年有你一半的勇敢的话,你就不会留在大辽了。
”
萧杨道:“皇祖母待杨儿很好的,在没有来大宋以前皇祖母是最疼我,最宠我的人,只要我想做的事,皇祖母无条件支持,我十三岁开府,便和六王一起管理军中事务,一年后皇祖母把大辽的兵权全部交给了我,这是皇祖母最纵容我的时候,我带着将士们耕田种菜,众臣们纷纷上疏弹劾,皇祖母把奏疏甩他们脸上问他们,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拿什么养军队,军队不学会自己养活自己,等谁来养?想想当初在大辽确实挺胡闹的,但是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
佘太君笑道:“后来呢?”
萧杨笑道:“后来就一直持续着,到现在也一直遵循着,军队养活了自己,百姓赋税减轻也就安居乐业了,特别是萧杨郡从最初的几十户人家,现在有几千户人家了,上京都没有萧杨郡人多,而且百姓夜不闭户也不会有人偷抢,在萧杨郡偷盗要被我剁手的。
”
佘太君道:“杨儿的郡县治理得竟是如此好,难怪四郎说杨儿是杨家的骄傲。
”
曙儿梦呓道:“母后,不要丢下曙儿,母后,曙儿会乖乖听话,求母后别不要曙儿。
”
萧杨抱紧曙儿拍着他的背道:“母后不会丢下曙儿的,曙儿别怕。
”
赵祯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宫吧!”
萧杨点点头,跟杨家众人道别后随着赵祯走出了天波府。
登上马车后萧杨看了一眼杨八妹笑了笑后走进了马车。
赵祯看着萧杨道:“杨儿,你好久没说那么多话了。
”
萧杨道:“赵祯,如果我说你放下争夺之心不再让百姓无辜遭罪,你愿意吗?”
赵祯看着萧杨道:“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什么要退让呢?”
萧杨道:“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起战事呢?”
赵祯道:“杨儿,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的,就说大辽吧!如果君王和百姓都是求发展,当发展到一定时候,他们也会想着大辽没有大宋的生活环境好,他们也想要大宋这样的地方生活,那就必须吞并,除非互相制衡,互相牵制,不然战事一触即发。
”
萧杨点点头,不得不说赵祯确实分析得对。
赵祯搂过萧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