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十岁便成为大齐最年轻的阁老。
当初陆奉严词拒绝淮翊要裴璋做太傅的请求,但架不住淮翊自己长腿,往裴府跑。
如今禁龙司的首领是霍费昂,陆奉一手带出来的人,监察百官,朝堂那点儿风吹草动根本瞒不过陆奉的眼。
陆奉为此对淮翊态度冷淡,因一点小事动辄训斥,叫江婉柔经常夹在父子中间斡旋,直到半年前,裴母亡故,裴阁老上疏自请远离朝堂,去突厥都护府,护佑边境百姓安宁。
裴阁老傍晚上的折子,陆奉连夜朱批,连一晚上都没有隔,次日早朝加封裴璋为大都护,命其即刻启程。
当时掀起好一阵波澜。
不管私下如何,陆奉和裴璋表明面上君臣相得,是明君贤臣的典范,以裴璋谨慎的性子,更不会叫什么流言传出来,有碍江婉柔的名声。
众人心里疑惑:裴阁老丧妻后并未再娶,无儿无女,如今连相依为命的寡母都去了,圣上不在此时多加安抚,反而急不可待地发配边关,是裴阁老做了什么事,叫圣上容不下他?
还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诸臣心里各种猜测,但没有人敢问裴璋,更没有人敢问皇帝,裴璋的名声太好,以至于大家心中更倾向于第二种,更觉得皇帝心思深沉,喜怒不定,叫陆奉平白背了好一口黑锅。
……
陆奉根本不在乎,裴璋的离去让他龙颜大悦。
那阵子把江婉柔折腾地够呛,皇后娘娘叫戏班子排的新戏都没空去看。
结果好景不长,裴璋走了,陆奉后知后觉地发现,他寄予厚望的皇太子,行事间竟有几分裴璋的影子!
比如现在,齐淮翊把江婉柔哄得心花怒放,这点小把戏却瞒不过陆奉。
阖宫上下谁不知道,皇后娘娘爱侍弄花草,那盆西府海棠明显是淮翊早就准备好,预备献给江婉柔的,却偏偏扯出一个“不会养”的理由,这小子,贯会讨巧。
陆奉不爱拐弯儿抹角,他信奉一力降十会,结果自己的儿子却跟着裴璋养成了左右逢源的性子,倒也不是不好,从朝野皆传皇太子的美名来看,淮翊甚得民心,但就是叫陆奉憋闷。
偏偏人家裴阁老现在远离朝局,叫陆奉满肚子邪火没地撒,只能对眼前的淮翊横挑鼻子竖挑眼。
好在淮翊长大了,陆奉登基六年,当了六年皇帝,他也做了整整六年皇太子。
对上陆奉阴沉的脸色,他微敛笑意,恭谨道:“回父皇,今日的折子儿臣已做过批注,请父皇审阅。
”
陆奉和先帝不同,先帝不肯立太子,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结果叫皇子们自相残杀。
陆奉早早立下太子,且十分慷慨,淮翊还不满弱冠,已经有代天子朱批的权力。
当然,目前交给他的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事毕还要呈上来给陆奉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