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自斟自饮。
自从北境告捷的消息接二连三传回京城,昔日的竞争对手三皇子被朝臣和百姓捧到另一高度,五皇子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而众所周知,他是三皇子的对立面,而父皇如今最为看重三皇子,所以即便他再是努力在外交际,朝臣宗亲们的还是变得有些微妙,以前交好的人家也对他避之不及。
更重要的是,以前有陆今安在一旁帮着出主意,讨好父皇是一件极为容易的事情,现在父皇却不知怎的,总对他有些淡淡地,甚至还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出言点他,说他和承恩公府走得实在太近。
五皇子不禁忆及当初,陆今安曾不止一次劝过他,这条路并不可取,可当时他沉浸在太后支持自己登位的幻想之中,听不进一星半点。
现在看来,他的确失了父皇的欢心,而太后也只是想利用他对付陆今安,并没有将宝全压在他的身上。
想到这里,五皇子的无力感更甚,急于借着某件事情发泄一番,却一直找不到落脚点。
恰巧此时,使唤太监小唐躬身来报,说是六皇子来了府上,殿下可要见见?
五皇子应过之后,六皇子就步履匆匆地走进来,有些神秘地俯身对他道:“五哥,就在前日,我发现了一则怪事。
”
五皇子搁下酒杯:“什么?”
“父皇近来最为宠信的那个清一道长,同陆今安走得极近。
”
“哦?”五皇子来了兴致,“六弟不妨展开说说。
”
六皇子便将自己找到的证据一一搬出来,告知五皇子。
从前皇帝派了陆今安和工部尚书徐大人一同负责清明台工程,彼此之间就有了往来;陆夫人每月月初都会去往兴隆观几趟,而那兴隆观住持和清一道长关系匪浅。
更重要的是,就在上个月初,清一道长还曾专门去陆老夫人家中拜访过,甚至留了午饭后才回了清明台,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说起这事,五皇子心中又是一阵愤懑。
他讨好父皇不利也就罢了,便想要走一走清一道长的路子,谁知这样一个有过前科的道士竟也对他退避三舍。
五皇子自幼就养成了八面玲珑的性子,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又肯放得下身段,在与人交往的方面很少失过手,这会儿却被这么一个半路出家的道士打脸,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