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首页
    东西,您恐怕也教不了他。

    ” 太后难掩心疼:“可皇上他……他还是个孩子啊。

    ” 林清羽提醒她:“皇上年底就满十八了。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萧璃和江醒的生辰竟是在同一日。

     “话不能这么说。

    ”太后责怪道,“皇上虽然快十八了,心智却如同七八岁的孩童。

    ” “我朝皇子五岁入学,皇上已经‘七八’岁了,您再纵容下去,是想让旁人替他守一辈子的江山么。

    ” 林清羽话说的重了些,太后脸色不太好看,然而理是这个理。

    皇上想要坐稳江山,越早亲政越好。

    斟酌后,太后道:“你可有帝师的人选?” 林清羽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管中恺,三岁作诗,五岁吟赋,年纪轻轻就考取了秀才,之后连中三元,金榜题名。

    先帝在时,他曾典掌军机,又在吏部和户部任过要职。

    五年前他告老还乡,如今已是六十五的高龄。

     此人是李潺的恩师,由李潺推荐给林清羽。

    林相一封亲笔信,信中言辞恳切谦卑,把管老请回京城,任太傅一职。

     江醒前一天还在太后那随随便便写几个字就能应付过去,后一日就多了一位博古通今的帝师。

     林清羽道:“从即日起,皇上不必去慈安宫读书写字了。

    大瑜皇子是怎么学的,皇上就怎么学。

    ” 管太傅鹤发松姿,颇有仙风道骨之风,行的也是大家之礼:“臣,管中恺,参见陛下。

    ” 江醒有种不好的预感,但还是很给面子地回了礼,毕竟尊师重道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接着,他转向林清羽,用七岁孩童的幼稚语气说:“丞相哥哥,请你过来下。

    ” 林清羽被江醒拉到一边:“怎么。

    ” 江醒低声问:“大瑜皇子是怎么学的? “每日寅时到书房预习功课,卯时正式开始上课,一直到晌午。

    ” 听到“寅时”二字,江醒一口气差点没顺上来:“不是……清羽,我现在还是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足会长不高的。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