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5章

首页
    ! 所谓捐一年的食邑,就是这一年的食邑他们不要了,直接收归国库。

     剩下的勋贵们自然也只能跟上,纷纷表示他们也要和皇帝陛下学习节俭的好品德,也捐一年的食邑吧! 于是刘彻“容色悦然”,表示诸位不愧是我大汉的臣子,真是德行高尚啊! 被迫“德行高尚”的大家还得挤出一张笑脸。

     讲道理,谁愿意捐钱啊!但是陛下都暗示到这份儿上了,他们要是不道儿,岂不是要被皇帝认为“政治觉悟不够”,就跑皇帝记仇啊! 这操作,李盛目瞪口呆,但是他还是坚持让刘彻整天这么素净穿搭吃食节俭,从大臣们手里扣钱,然后你自己再锦衣玉食,让满朝官员怎么想?面子上总得过得去吧。

     刘彻可不是个委屈自己的性子,大金雕能压着他节省,难不成他自己吃鸡肉羊肉,倒让后宫妃子们吃牛肉?哼,我不吃,宫里都不能吃! 宫里都不吃了,难不成京里的大臣们还敢吃?于是大家一起消费降级。

     李盛很满意。

     元鼎二年,因为一些私人恩怨,赵王刘彭祖盯上了御史大夫张汤,他写给刘彻的告密信中称,张汤有一好友名为鲁谒居,张汤对他颇为关照,甚至鲁谒居病了,张汤亲自上门多次看护甚至还亲自为这个鲁谒居按摩腿脚,说不定张汤做过什么不法之事,这个鲁谒居便是知情人,捏着鲁谒居的把柄,要不然,身为三公之一的张汤为什么对一个白身这样礼待呢? 刘彻觉得这样揣测有些无所根据,但心中不免疑虑,于是令廷尉查访此事,不久后,鲁谒居的弟弟招供,道当年曾有一个御史中丞叫李文,他得罪了张汤,于是张汤便暗示鲁谒居告发李文,令李文下狱论罪。

     但年代久远,刘彻便派人重审当年旧案。

     事情还没审出个结果,朝中又有一件大事,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回来了! 张骞第二次出使,是为了联络乌孙王以共击匈奴,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刘彻还在为匈奴烦心,因此听从张骞的建议派他前去联络乌孙,以此来增大对战匈奴的力量,但等张骞回来的时候,匈奴远迁漠北,再也无法敌对中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就没能成功联合大月氏,这一次也没能成功劝动乌孙王,尽管他按照刘彻的意思,承诺许嫁汉朝诸侯王之女,但这时候的乌孙势力分散,匈奴首领、长子、次子各领一方,这样的政治局势,根本没有力量响应汉朝皇帝“共击匈奴”的计划。

     张骞见事不能成,他也不气馁,出来一趟总要有所收获,他继续西行,历经西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