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1章

首页
    “这等运道,可见是天意钟爱了。

    ” 几个人小声感慨几句,便都各自离开去当差了。

     他们的态度,也是满朝文武官员的一个缩影,“此战之后,满朝公卿皆卑奉之”,大多数官员们对卫青都客气恭敬地不得了,若是平时遇见,论以官位高低只需作揖,但往往都会更恭敬地躬身下拜行大礼以表尊重。

     尽管卫青其实并不在意这些。

     卫青着实是个温厚柔和的脾性,这些年来,无论是下面的兵士小吏,还是朝堂同僚,他都是事事与人为善,从不轻易与人争执。

     而在朝堂官员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趋奉皇帝宠臣,比如汲黯,这位庄正严直的大臣,自己孤立了所有人,平等地对所有人不假辞色。

     卫青当年是个侍中,汲黯木着一张脸打招呼,现在卫青发达显贵了,成了当朝炙手可热的大将军,他还是木着一张脸打招呼。

     说得好听一点,这叫正直端肃,说得计较一点,汲黯这人,就很不给人面子。

     这种脾气秉性,在日常相处中似乎显得不太随和,但搁在后世文人口中,这倒是成了他们追求的所谓“文人风骨”。

     后世文人自重,而鄙薄武夫,便以史书中“大将军青侍中,上踞侧而视之;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这句话来拉踩,说汉武帝尊重汲黯这样的士大夫,而轻视卫青这样的武夫佞幸。

     这个逻辑简直太可笑了,刘彻轻视卫青,然后给他长平侯的爵位和大将军的权利,还要强行给他三个儿子封侯;尊重汲黯,但就是不给汲黯升官封爵,怎么?怕官职太大把人压死吗? 李盛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对这种言论就更是嗤之以鼻了,要他说,刘彻他纯粹就是被汲黯怼烦了。

     汲黯可不是那种沽名钓誉惺惺作态的正直,人家是真的很正直,直谏君王一点不含糊,刘彻不高兴?无所谓,我就是要上谏,你要弄死我?随意,人可以死,谏书得上。

     对于这种死心眼的忠正大臣,刘彻反而没办法了,人家是真的一心为国,生死置之度外。

     于是,被怼了几次“君王怎可容仪不整巴拉巴拉”,刘彻也是麻爪了,他毕竟还是要脸的,汲黯见他衣冠不正,那是见一次怼一次,第二天还要当着大臣们上谏书批评,他还得捏着鼻子看了后做出批示,真是怕了怕了,不就是好好穿衣服戴上冠冕嘛,比起后续的一堆麻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