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首页
    单手举起伤马,扔过一里宽的树林……不一而足,似是而非。

    乍听完全是笑谈,又有一些好像发生过的事。

     一时间京师很多不明真|相人,已经认定太祖的孙子朱高煦,乃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一猛将!“高阳王单手举马”、“高阳王单骑战千军”,这样的故事流传最多,主要是够劲爆刺激! 正因不全是编造,所以那些有见识的文武,就算对传闻不全信,也认为朱高煦武功了得。

     后者才是最可怕的言论,因为会传到皇帝耳朵里! 流言止于智者,得尽快想办法才行。

    黄子澄一边走进皇城甬道、一边犹自思量,心里那个苦,简直是焦头烂额。

     正当这种关头,对付燕王的具体方略步骤,圣上的心腹大臣已经在谋划了。

    这时却放走了如此猛人,又错过了一个削弱燕王的机会,圣上会怪罪哪些人? ……而黄子澄最怪的,是徐辉祖! 他娘|的,那天徐辉祖为了说服圣上,想把燕王诸子追回来,当着好几个大臣的面,说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什么狡诈多谋,勇猛无双,文武双全,如虎添翼,光词儿黄子澄就记得一大堆。

     在徐辉祖嘴里,那十几岁嘴毛没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齐的高阳王,简直比燕王还厉害? 现在人放走了,圣上会不会在心里怪罪黄子澄?那天在商议处理燕王诸子的事儿时,黄子澄这个头等谋臣,毕竟连个屁都没放。

     还会怪谁,黄子澄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会不会失宠。

     黄子澄心事重重地来到了御门。

    等圣上到来时,御门已经来了齐泰、徐辉祖、李景隆等大臣。

    黄子澄跪伏行礼时,趴在地上忍不住轻轻转头,十分不悦地打量了同样跪伏着的徐辉祖,眼神中充斥了不满。

     礼仪罢,徐辉祖便上前拜道:“臣派的人没能抓回燕王诸子,臣有错,请圣上降罪。

    不过,前往北平的人确是成功找到了燕王诸子,此乃四川都指挥使瞿能之策。

    若非高阳王勇猛过人,此事不至于如此。

    故,臣有过,瞿将军有功。

    ” 朱允炆那音色较细的声音道:“燕王次子果然非比寻常,此事魏国公已经尽力,朕不再责罚。

    ”他稍作停顿,又道,“吴忠,明日早朝后,你见着瞿能,叫他留下来。

    ” “奴婢遵旨。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