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首页
    ,我准备挑一个人跟着我负责这件事。

    ”史主任雷厉风行发布任务,视线在四个年轻人身上逡巡,最终定在了程织身上。

     “你跟我做吧,她们手上还有别的事情。

    ” 程织自然乖乖点头,认真向史主任保证,她已经洗心革面,以后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史主任四十来岁,听了程织的话,缓下了说话的语气,“伟人说过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

    事情过去就是过去了,以后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 “现在跟我走一趟,咱们居委会负责食品厂的两个胡同和机械厂的两个胡同,尽早解决。

    ”这四个胡同都是居委会正常工作涵盖的范围。

     程织拿上自己的挎包立即跟上。

     统计户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要一户户上门登记,还要让对方家里人按上手印。

     如果家里有不是京市人的,还需要拿出来介绍信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这四个胡同,一个胡同差不多有八百米,分布着二十来个大杂院,一个大杂院少则住十几户,多则二三十户。

     一户一户走访下来,是个耗费时间的大工程。

     今天是工作日,大杂院这个时间段比较安静,史主任和程织先找大杂院的管事一大妈二大妈们谈话,了解大杂院里的情况,再一户户登记,等休息日的时候再过来一趟查漏补缺。

     走访了半条胡同下来,确实添了不少新人口,有些是刚刚新婚的小夫妻,有些则是新生儿,还有一些是从下乡回来的人。

     这些人回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病,另一个则是城里有工作接收,当然也有拿着探亲的介绍信,时间到了却不想回去的知青,这些都归居委会管,要求他们返回。

     一上午下来,走访了五个大杂院,本子上的人口记录却不少。

     “你觉得陈家这个小子怎么样?今年二十五岁,是机械厂的电工,家里爹娘也都能干。

    ” “还有这个,吴家的小子,保卫科的,工资也不低,就是他爹没得早,娘身体也不太好。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