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聪慧过人,才智兼备,文武双全,无论是朝中事还是百姓家,就没有霍涿光不知道的事情。
他这般耳聪目明,全赖从小到大的悉心教导。
整个大楚最优秀的博士们,一起齐聚汴京城,为他一人,为大楚未来。
当然,他也从未辜负过众人的期望。
三岁诗,五岁能文,九岁便可弯弓射箭,十三岁时已能骑射连中靶心。
待及十六岁立太子时,他已经是大楚新一代的翘楚,勋贵子弟、贵胄儿女皆以他马首是瞻。
即便这位年轻的太子笑着说话,身边之人也无有不从。
不因其身份,只因他此人。
别看这位少年太子谦和有礼,温润如玉,然其行正事时,手腕却极为冷酷,从来雷厉风行。
至今岁,霍涿光已至十八,朝堂至少早能独当一面。
霍檀交给他的差事繁多,家国大事,宗室小事,霍涿光处理之余,还有闲心陪弟妹读书。
确实天生就是皇帝料子。
就连崔云昭都不得不感叹,自家儿子心态之稳定,他们这对父母都不如他,家国重担加于他一人肩上,他也从来不会抱怨半句。
反而总是笑着同她道:“母后,这些都是小事,只要用心,就能解决。
”
“不用着急。
”
就比如现在,崔云昭正在花厅读书,因有些闷热,花厅的隔窗全部打开,让厅中略感凉爽。
她一贯心静,闷热也能读得下去书,可若身边有两个闹腾的皮猴子,事情便不同了。
“母后,”小公主撒娇地依偎在她身边,“母后,让我跟安安出去玩吧,宫里太热了,我们去大姑姑家里住几日可好?”
小公主今年十三四岁的年纪,她是生的最像崔云昭的,眉目如画,玉雪可爱,撒娇时候的语调都是轻轻软软的,让人听了就忍不住点头。
崔云昭翻了一页书,没理她。
霍浮玉瞥了一眼身边百无聊赖的弟弟,给了他一个眼神。
霍封阳立即打起精神,对崔云昭道:“母后,听闻明姐姐的小狗生了小崽,我还未曾见过,想跟阿姐一起去瞧瞧。
”
相比霍浮玉的直接撒娇,霍封阳好歹还找了个借口。
崔云昭又翻了一页书,很淡然地把这一章读完,才放下书本抬眸看向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