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道:
“王太守,江洲之地怕是也遭了水患,此时夜深,我与齐王爷商议过,与他兵分两路,他带了一路人手,立即赶往领灾民撤离。
”
王嵩失魂落魄,此时也没心思分顾两边,听了这话便点头,感谢道:
“如此再好不过,真是多谢大将军了。
”
谢家人的目光恨不能将郭翰生吞活剥,郭翰却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一场水灾来得迅速,事前没有半点儿讯息。
只是谢家向来占于高地,虽说离浔阳江头极近,可这几年来,王嵩治水,总是先着重治理浔阳江,二十年来,江洲数次水患,谢家却一直安然无恙。
此次水患一起,谢家遭受了波及,谢家人心中便已经有了怀疑。
天亮之时,郭翰与王嵩领兵奋力为谢家抢救物件,只是大部份的古玩字画在洪水中化为乌有,祖籍传承等亦是毁了大半,族人在洪水中被冲散,此时天亮一看,昔日风光无限的谢家,显出几分凄凉之色来。
王嵩在短暂的惶恐之后,很快回过了神来。
他毕竟在江洲一带任职多年,对于洪水亦有经验,冷静之后咬牙吩咐了一队人马去加筑河堤,又向郭翰借了些人,一面则是挖渠引水。
谢家因为位置算高,郭翰下手之时又有分寸,是以洪水逐渐一个多时辰后被控制住了。
只是谢老爷望着残垣断瓦,及漂在水面的碎木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谢老爷节哀顺便。
”
郭翰咧着嘴,寻了一位水稍浅的地方站着,披了蓑衣,挽了裤腿,雨水顺着蓑衣的边沿往下滴,他说话时伸手去推一侧斗笠,眼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之色:
“天有不测风云,至少谢老爷未出事,还好端端的站着。
”
他说出口的安慰话令谢利镇、谢利亨兄弟二人都额角青筋直跳,两人一宿未眠,顾着抢救书籍竹册,眼底布满血丝,头发早就乱了,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
郭翰哪里怕他们两人的瞪视,只是盯着谢老爷看。
谢老爷忍了怒火,并不理睬郭翰的话,只吩咐长子道:
“去清点一番,如今余下的东西,还有多少。
”
传承多年的世族,在意的不是钱、不是帛、不是米、不是盐,而是那一箱箱的书简,一卷卷的书册。
未出事时,谢家的书籍被精心爱护摆放,外间一书价值非凡,谢家却有几屋藏书。
只可惜这一场水患将谢家几百年心血化为乌有,谢老爷话音一落,谢利镇便带了些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