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这个虽然成绩一直在班里也总能进前五名,但基本上全面发展全面平庸的女孩,忽然就成了语文老师的宠儿,再也没人嫌她自习课的时候看闲书了,人家看的是世界名著啊,是正经东西,不多读书,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既然她是这块材料,多往这方面发展发展,也可以理解。

     她那奖状和获奖证书在周围一群人手里传了个遍,高星已经以“未来的作家”的同桌自居了,即使那未来的作家同志,很有可能希望换一个厚道点的人来当同桌。

     其实上学读书什么的,天分固然有一点影响,可影响更大的,是孩子对某一门课的看法,也许是一次瞎猫碰见死耗子的好成绩,也许是老师一个眼神的误导,让他觉得,我在某方面其实是有特长的,然后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了。

     那门课真的就变成了一门特长课。

     奇迹就是这样在常露韵身上发生的,她那平平的语文成绩在一次作文大赛获奖之后,真的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并在以后都握住了单门成绩全班第一的稳定水准。

     她的周记几次三番被语文老师推荐给中学生作文报之类的学习报刊,然后偶尔还能得到四五十块钱的稿费,写过的一篇即兴发挥的考场作文,还被隔壁班的老师别出心裁地改成了阅读题目,出了好多诸如“开头排比句安排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词语顺序可以调换么”之类十分没事找事无厘头的问题,隔壁班一帮倒霉蛋们排着队地来问她。

     她甚至开始尝试着写一些小故事当然,她的读者只有柳蓉,以高星等人的智商和情怀,大概无法理解她那内敛的文艺,于晓丽又通常太忙,没空看这种不务正业的东西。

     倒是柳蓉,那段时间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狂热地想把自己有限生涯投入到无限的漫画事业当中,买工具颜料,手工钉双连页,甚至偷偷地在家里的电脑上装了个photoshop6.0,然后琢磨着怎么用这东西弄出网目纸的效果,还背着画架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发誓要振兴中国动漫产业。

     柳蓉还偷偷画过一个四格漫画系列,寄给了杂志社,不过或许是因为她画工太糙,或许因为她那让人浑身发冷的幽默感,反正最后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她时常信手把常露韵故事里的人物画出来,然后双方都从这些虚无缥缈的设计中,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成就感。

     她们就像是忽然得到了一个可以承载幻想的空间,变成了“搭档”,经常相互催促,弄出一堆幼稚可笑的作品,然后由梁雪充当“编辑”的角色,正经八百地提些修改意见,以便她们进一步的“发展”胡蝶虽然脸色越来越差,可也不介意偶尔客串一下“狂热粉丝”,顺口表达一下对下一个故事的期待。

     这是一个只有四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