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0章

首页
    的完全不同的路。

     一个被当作装点门面的无知才子培养的次子,最终成为了宗族大厦将倾之时的顶梁柱,不知郁闽对此会是什么感觉。

     是感到唏嘘,还是感到荒唐? 第229章小阿糕 郁闽和郁氏一族的变化,在秋华年的预料之外,想要把一个落魄但庞大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捋顺捋直,绝非易事,郁闽还有的忙。

     秋华年推测,这一次会试和殿试,郁闽应该会榜上有名。

    昭新帝对郁氏一族网开一面,是为了给他们事情尚有回旋余地的错觉,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既然如此,昭新帝就会给郁氏一个他们还能拥有官身,还能重回显赫的希望。

     但郁闽的排名注定不会有多高,只会在三甲的同进士之列,之后也得不到重用,昭新帝不会给他们真正翻身的可能。

     让苟延残喘的郁氏欣喜若狂的金榜题名,只是帝王心术下用来定死他们的一枚棋子。

     那天回去前,秋华年也给俱欢庐捐了一大笔银子,请迟清荷与任夙音共同监管,支持白清欢的义诊事业。

     同时,秋华年也和任夙音聊了聊拐子案的后续,有一些身世可怜的孩子一直没有找到亲人,或者说那些“亲人”就是抛弃他们使他们孤苦无依的罪魁,这些孩子只能暂时由俱欢庐收容。

     秋华年告诉任夙音,从今年下半年起,无处可去的孩子可以送到天津去读书。

     旁听的闵乐逸好奇地问,“华哥儿你要在天津做什么?这些孩子就算读几年书,也很难考中功名啊。

    ” 科举一途无比艰难,别说举人或进士,就连秀才都不是那么好考的,有些人考到五十岁都不一定能中举,对举目无亲的流浪儿来说,走这条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秋华年笑道,“读书又不只是为了科举,除了男孩,还有女孩和哥儿呢。

    放心,我心里有数。

    ” 闵乐逸更加好奇了,缠着秋华年问东问西,一定要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秋华年伸出两根手指,“首先,读书使人明理,哪怕不考虑功利性,让孩子们读两年书再去讨生活,也要比心盲眼瞎一辈子强。

    而这些孩子中确实聪明有读书天赋的,除了科举也还有另外两条路可走。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