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臣子,手下或者平等的爱人,在他的潜意识和一直以来的习惯里,十六是他可以任意施为的让他最有安全感的所有物。
像太子这样生来就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人,只有事情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他才会转变。
如果太子没有“十六是一个人不是狗”“十六也会向往光明会跑路”这样的意识,他们永远不可能he。
说到底,暗卫十六背叛了他的主人,是因为整个皇室包括太子在内,都是残害梅望舒的凶手。
第220章舰队
杜云瑟上奏后几日,昭新帝正式颁布了命天津府牵头组织舰队下南洋宣扬国威的圣旨。
这是裕朝近百年来第一次主动派舰队远航,虽然从前两年开始,朝中就已经有了风声,但真的看到板上钉钉的圣旨,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无论守旧派和革新派各持什么样的观念,打了多少嘴仗,下南洋的筹备工作都在圣旨下达后立即展开了。
这支舰队将会从天津港出发,出渤海湾后,途经黄海与东海,在台湾岛进行补给,接着绕南洋一圈,先后前往吕宋、麻逸、爪哇、马六甲、占城等数十个对裕朝朝贡称臣的国家。
舰队包括四艘巨型楼船,八艘粮草补给船,十二艘兵船,以及几十艘负责来往交通的中小型船只。
秋华年亲自去港口看过裕朝的舰队,对比了一下停在附近的海外商人的船,得出一个十分客观的结论就算裕朝百年不曾远航,它强盛的国力支撑出的造船水平依旧远超于同代其他国家。
尤其是造船局结合无数前人经验与今人智慧,又根据从外国商人的船上得到的数据进行改进后造出的巨型楼船,飘在海里,简直像一个令人心生恐惧的庞然巨物。
来自现代见过大世面的秋华年仅仅是觉得感慨和自豪,其他人就是惊呼神迹了。
楼船驶入天津港后,每天都有无数慕名而来的百姓瞻仰奇迹,不少人甚至带着祭祀用的香烛黄钱,一边磕头一边求神船保佑。
管理港口的官吏给杜云瑟汇报这些时,秋华年正好在旁边,百姓们把楼船当神仙参拜出乎他的预料,荒谬搞笑之外,也透露出一种质朴的可悲。
秋华年想了一下,觉得堵不如疏,与其严令禁止,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宣传科学观。
秋华年专门写信回京,把原葭借调过来一个月。
原葭因为算学天赋突出,曾主笔《算学浅要》的几何篇,几个月前被御书库特聘为校书。
这虽然只是一个不正式记录在案也没有品级的小官吏,但以女子身份为官本身已经能称得上巨大的成就了。
原葭很快就带着原若来到天津,秋华年安排姐弟俩住下,又从天津府贡院中选调出一批对算学有研究的学子,从造船局中抽出一批能言善道的工匠,统一交给原葭调配,每日分组在港口给百姓们讲解大船是怎么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