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邴家这个最穷的人家,一时都不淡定了。
大抵人都有劣根性,看不得曾经不如自己的人突然过的比自己好。
虽说邴家日子也没有多好,不过就是吃顿鱼,但是有些一直瞧不上邴家的村人就不得劲。
凭啥他们都没吃上鱼,邴家这个日子过的最差的倒先吃上了,反倒把他们馋得流口水。
李氏就是不得劲人员之一,她家女儿嫁去镇上,把邴大郎蹬了,邴大郎为此还投了河,不说结了死仇,也差不离了。
李氏自然就不想邴家日子过得好,那怕一年才能吃上一顿肉都不行。
既然她闺女把邴大郎踹了,邴家的日子就应该一日差过一日,最后过的穷困潦倒,才能证明她闺女的选择是正确的。
否则,邴家日子越过越好,她家女儿不就成了一个笑话。
李氏的小心思转了转,就把主意打到同样嫉妒地瞪着邴家的王氏身上。
李氏两眼一弯,笑眯眯道:“王氏,我记得邴家还欠你不少钱没还呢,如今邴家都大鱼大肉的吃上,你家那钱是不是该还了。
”
李氏的话提醒了王翠华,是呀,邴家还欠她二十文钱没还呢,她可不用跟这些穷鬼在这忍馋,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去邴家吃。
操作好了,就能白吃一顿鱼肉。
王氏老鼠眼乱转,扭着身体得意的往邴家走。
李氏则是计划得逞的兴奋,能给邴家添堵,不管大事还是小情,她都高兴。
李氏悄悄跟在王氏身后,打算看热闹。
村里还有些借了邴家一二十文的人家跟过去,想看看能不能占到便宜,或者要回银钱。
邴家这边刚把一锅鱼汤端上来,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口水都要淌下来的时候,王氏就那么大喇喇闯进来。
农村家家户户没有城里人家的大门,家家都是篱笆围墙,栅栏门,那门就是做个样子,防君子不防小人。
邻里间串门,没人敲门,都是推门就进。
不过倒不是谁去谁家串门,都是招呼不打就推门进的,一般走得近的才那么做,关系一般的邻里还要在门口喊两嗓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