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可富裕了,我这次给你说的就是他家最小的小郎君,二十五岁,比南锦屏没大几岁。
”
听到周南氏说的这么好,苗氏不但没有欢喜,反而忧虑重重。
她自家人知道自己事,不是她瞧不上自家孩子,觉得南锦屏配不上好姻缘,而是朝代风气如此。
庸朝男尊女卑,男子社会地位比女子高,女子社会地位比双儿高。
双儿社会地位最低,虽然不是奴才,但是社会儿地位也跟奴才差不多,区别只是没有那一张卖身契,不能随意发卖罢了。
不谈皇亲贵胄,就只说寻常百姓家,都看不上双儿,谁家好儿郎都不会娶一个双儿做正头夫郎,纳回去玩玩还成,玩够了随手就送人了。
要是哪家儿郎娶了一个双儿做正夫郎,不管自身优秀与否,平白就会矮了别人一头,少不了讥讽和奚落。
因这种种,他们村里最穷的人家都不愿意娶双儿,去年隔壁村一个五十多岁说不上媳妇的老光棍娶了一个十六岁的双儿做夫郎,就这样夫夫双方,包括村里人还都认为那个老光棍吃了亏,双儿占了便宜。
大多数双儿的命运要么就是做妾,要么就是卖身为奴。
能嫁人的,都属于命好,有一个好归宿了。
这种情况下,苗氏不可能自满到认为有哪户好人家儿郎能看上他家锦哥儿。
“那户人家若是真那么好,为啥娶咱家锦哥儿,可是有啥残疾?”苗氏担忧道。
苗氏寻思着,男方要真是那么好,如果只是瘸了一条腿,少一个胳膊,瞎了一只眼睛这种不太影响自理的残疾,也行。
毕竟要不是有缺陷的儿郎,也轮不到他家锦哥儿。
苗氏这么问,不知道为何反倒把周南氏问不乐意了。
周南氏怒气冲冲道:“谁有残疾?你家锦哥儿才有残疾!”
“啊?没有残疾?”苗氏试探的问道:“那是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