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沟通无效,下意识的,他开始保持沉默,听从安排,尽量不惹这尊佛生气,避免遭受折磨。
郑源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他点菜完全不需要征求李华的意见,自己看着点了一桌,有他爱吃的,也有他不爱吃的,有李华喜欢吃的,也有李华不喜欢吃的。
以至于李华看到饭菜的时候又震惊了:“这么多,吃的完吗?”
“吃不完扔了。
”郑源说。
李华脸色不好看了,向来接受节俭教育的他开始反对排斥甚至痛恨了,更何况家里父母还都是农民,他语气不好地说:“浪费粮食可耻。
”
郑源瞥他一眼,“你有病吧,吃就吃,哪儿那么多废话。
”
“不吃。
”李华被这么一刺,更生气了。
“噢,你不吃就不浪费粮食。
”郑源对他莫名其妙的道德感不解,“这么有骨气给谁看,给粮食看?粮食会看?粮食有眼?”
他笑李华:“不是我说,我花了钱,我买回来这些,这是不是我的了?是我的,我想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有什么错?”
李华不说话。
郑源摁着他,“照你的说法,我买回来给你吃的,你不吃,你浪费粮食。
”
他悠然自得地拆餐具,还是感慨,“我发现你们穷人,道德感就是强。
”
李华匪夷所思:“你什么意思。
”
“字面意思。
”郑源说:“我第一次给你买药,你还给我,我就想了,没必要,来回几十块的事儿,我不在意,换成其他人也不在意,但是你就会在意,因为你就那几十块,以为我也就这几十块,但是李华,你的几十块,不是我的几十块,我丢钱都丢两三百,喂甜甜都上千,甜甜,屋里的,你刚见过它。
”
这些话给李华很大的震撼,他沉默地盯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本来还饿,现在一点都不饿。
郑源说的很清楚,李华听懂了。
他说自己最看重的,在郑源眼里什么都不是。
他被教育的知恩图报、回馈好意、勤俭节约,在郑源眼里都是放屁。
“我要回家。
”李华说不了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