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我这不是吓怕了嘛!”
“对了,今日是不是轮到东二区演了?我想再看一遍。
”
“一起一起,我也要再去瞅瞅!”
“……”
两个人一路说着话,脚下不停,直奔东二区,生怕去晚了就占不到位置了。
平川城,东二区。
十字街口原本就有个用来观看演出、举行活动的“文化广场”,这时候刚好利用起来,搭上舞台,演起了改良版的“参军戏”。
这个时代正宗的参军戏更像双人相声,一唱一和间讽喻时事。
楚溪客为了更好地展现当时的情形,利用参军戏这个壳子,排了一出小品,在符合事实逻辑的前提下,有包袱,有泪点,还有新奇的舞台设计和服装搭配,加上演员生动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百姓们的目光。
只演了一场,就轰动了平川城的大街小巷。
第一场,百姓们只是瞧热闹,谈论的话题也是围绕在这种新奇的形式上;第二场,楚溪客安排的“水军”上场了,开始把众人的关注点引到内容上。
演到第三场,便有“自来水”出现了。
最初是那日亲眼见证了棉田事件的采棉人。
前段时间气氛紧张,人人自危,谁都不敢出面说话。
这时候,借着参军戏的由头,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当时我就在现场”,顿时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
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陡然间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谁不羡慕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亲历者站出来,还原了当日的情形。
这下,百姓们才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幕后黑手不甘心,依旧暗中散播“不过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全家就被赶走”的恐慌。
紧接着,楚溪客就颁布了一则诏令――
首先说明,只要拿到平川户籍就人人平等,并没有什么“新平川人”、“老平川人”的区别。
其次,明确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