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银针【1】,邀娘子前往城楼同饮。

    ”一位内侍垂首到姜时愿身旁,朝着城关上指引。

     周围静了又静,姜时愿已开目光,背离汴京而走,嗓音冷淡:“多谢魏国公好意,但我与魏国公谈不上是能心平气和地围坐饮茶的关系,更与国公无话可讲。

    ” 复行数十步,她又疏尔停止了脚步。

     姜时愿发白的手骨紧紧攥着衣裙,面上一如往常得体:“罢了,还是替我向国公捎句问候。

    ” 内侍咽了咽:“何话?” 姜时愿远远遥望着城关上模糊的影子,“还望国公身体康健,等着我回京之时。

    ”说罢,她顿了顿,最后半句字字坚韧:“定要等我回京之时,前来索命!” 内侍吓坏了,忙道好大的胆子,接着急着跑上城楼,将姜氏狂妄之词一字不落地回禀给魏国公:“国公一定要严惩姜时愿,她还当自己是姜家小姐呢,说的话句句都在蔑视国公。

    简直狂妄!无法无天!请国公降罚,命人用针线缝了那女子的嘴。

    ” 谢循淡道:“听起来,你是在教我如何行事?” 内侍急忙跪下,冷汗直流:“奴婢不敢,奴婢只是气姜时愿不把国公放在眼中,情急之下,一时逾矩。

    ” 谢循好似不甚在意姜时愿的犯上,一饮而尽杯中的君山银针,冷扫一眼还在战战兢兢的内侍,冷声吩咐“备好车舆”。

     “是。

    ” 谢循撩摆上轿之时还扫了眼守在城关不愿离去的老妪,同时沉闷的面具应声落地。

     须臾之后,车内传来一声冷淡的男音:“回典狱。

    ” 谢循进出多少刑牢,审过多少穷途末路之人,可像如姜时愿的仪容、性子甚少有之。

     明明这种世家都是被藏在闺中,被教书先生一点点塑造成精美的瓷瓶,不经人事的贵女一磕一碰就易粉身碎骨,可偏偏这位姜家小姐就是如此与众不同,温婉清落的性子之上,满是不屈的傲骨。

     向来寡淡冷性的他,方才看到那一双对他满是恨意的明眸时,竟生出来了别样的期待。

     是唯有姜家小姐才能给他的惊喜。

     女子的声音依旧回彻在耳畔,“还望国公身体康健,等着我回京之时,前来索命!” 索命? 谢循想起姜时愿的离别之语,轻笑一声:“也好,这日子也算是有了盼头,终究不再无趣了。

    ” 此时李婆子恰好肩下拄拐一步步走到车舆面前,风吹起车帷一角,李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