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没做官,又没俸禄,他支走银子,是为了给祖母买寿礼,这是他一片孝心。
”
苏云瑶面上带着恭敬的笑意,心里却暗暗腹诽。
身为府中长孙媳,打理府里中馈,她掌管着府里的账本。
这账上的进项,来源有二,一是老太爷受赏的田地得来的租子,二是裴秉安的爵俸和月俸,阖府上下的月银发放,人情往来,老太太的寿宴,都是从这些账上出银子,因今年田地减产,裴秉安的爵俸月俸捐出去了大半,府内又添丁进口,账上银子捉襟见肘,这回寿宴又是一大笔花费,一时周转不开,她还得想法子支来自己铺子里的银子应对呢。
三弟如今在国子监读书,花钱如流水,每个月总是打着各种名号支走一笔银子,府里账上银子不宽裕,婆母都知道,却从不关心,若她不给三弟银子,反倒埋怨她这个媳妇小气。
她也不是个小气的,几十上百两,她也不心疼。
可要支走一千两银子,不好意思,不管三弟是不是真心买寿礼,她都不能给。
苏云瑶乌黑的眼珠转了转,笑道:“母亲,三弟孝心可嘉,这银子实在该花的,明日给老太太祝寿,来贺寿的太太夫人们若是听说三弟这么有孝心,还不知会怎么夸赞三弟呢!”
罗氏一听,脸色突然变了,宝绍还没定亲呢,若是被哪个别有用心的碎嘴子夫人添油加醋传扬出去,说他像个挥金如土的纨绔,那岂不是坏了名声?
“罢了,他是有这份孝心,可也用不着花这么多银子买东西,你别支给他!”
苏云瑶踌躇道:“可是,这样不好吧,三弟若是问起来......”
“他问起来,你也不许给,就说是我说的!”生怕儿媳妇支出去银子,罗氏忙道。
苏云瑶重重点了点头,道:“我自然听母亲的话。
还有,那经书的事,最是能体现对祖母的孝心,我回头尽快亲手抄完,给母亲送来。
”
罗氏却思忖了一瞬,道:“你那么忙,哪有时间抄去?这事你别管了,我自己再看着办吧。
”
临出院子时,看到夫人急忙打发丫鬟把经书送去了三少爷的院子,青杏差点捂嘴笑出了声。
到了用早饭的时辰,罗氏身子不好,不去桂香堂侍奉,身为长孙媳,苏云瑶要去老太太跟前尽孝心。
桂香堂与裴府别的院子大有不同,院中没有什么名贵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