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老了么……商王望着黑黝黝的木梁,目光渐沉。
在人们的惶恐之中,庙宫终于出面主持祭祀,向上天贞问。
问卜用的龟甲来自南方的深海,两千岁的海龟,由贞人毂亲自剖杀,将龟甲修整成形。
贞问足足进行了一个月的时候,每一次,几乎所有的朝臣和王族成员都到了场。
贞问一共做了十告,卜辞将整片龟甲刻得满满。
上天有示,祟在羌方。
这个结果出来,朝堂和宗子们议论纷纷。
按照卜示,当然是要伐羌方。
可是征伐毕竟是大事,商王又在病中,率师的人选也是个大问题。
于是贞人毂再卜,小王伐羌大吉。
朝堂上炸开了祸。
首先反对的是德高望重的师说。
他的理由很充分,商王病重,小王须承担朝政,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率师出征?
可赞同的声音同样强大,小王伐羌乃是上天所示,事关商王祸福,谁人能够违逆?
人们争论不休,消息早已传到了商王那里。
病重的商王说了两个字:乃伐。
出征
小王跃中旬伐羌。
似乎志在必得,这次出征定得很是浩大,并且商王没有让任何方国出力,伐羌的三万人全部出自王师。
一切都是商王的决定,他甚至派出了象阵,扬言要重拾先祖商汤所向披靡的光辉。
恐怕他自己都明白这将是人生中决定的最后一场征伐,像要用尽所有力气一样,极尽盛大。
许多人暗自摇头。
王畿四周方国环伺,连王畿之内也早已分封贵族。
作为商人最强悍尖锐的力量,王师常年驻守大邑商,乃是为了威慑四方,保卫王权。
过去,无论多重大的战事,商王都会从各方国征兵,王师最多只出动过一万人。
如今一下抽空三万人,大邑商王师剩余的兵力勉强够得五千,先不说敌国起心乘虚而入,就说王畿内哪个贵族跳出来谋逆,只怕也要大祸临头。
连日来,无数臣子向商王劝谏,把宫门堵得水泄不通。
商王却仍待在深宫,只派个小臣在宫前打发众人,谁也不见。
眼看商王这边没有指望,臣子们又去见小王跃,不料他也不出声,以备战为由将大门一关,没人进得来。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伐羌的事却进行得有条不紊。
眼见着大事将近,争论无益,身位高一些的卿士们已经开始讨论出征武将的人选。
跃做统帅是定数,自不必讨论,他手下的武将该派谁却是个问题。
跃太年轻,如果让老辈的人去给打下手,只怕心中难服。
好在跃出征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颇有合作默契的人选。
商议之后又经卜问,最终定下了一批辅佐之人,其中